這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
有人說,每個人心里潛藏著無窮的力量。其實,一個人如此,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也是如此。
這一年,我們聽到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吹響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結號,看到了在嚴峻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下,新時代的中國向著偉大夢想勇毅前行的堅定步伐。在一個國家的壯闊景象里,我們能體會到心志愈堅、抗力愈大,心力愈強、前途愈大的深刻道理。
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荊楚大地,參觀博物館、行走村莊田疇、調研創(chuàng)新平臺,行程貫穿歷史與現代、連通文化與經濟、關切科技與民生,給湖北人民以強大的思想指引、精神鼓舞。在一個地方的萬千氣象里,我們能觀察到信心越大、動力越強,決心越大、干勁越大的清晰痕跡。
湖北人民的2024年,是從一場罕見的凍雨、冰雪災害開始的,那時,我們拿起的是齊心協力的克難“武器”。
我們用一雙雙手、一把把鍬,讓冰凍的大地“恢復原貌”。年中,戰(zhàn)暴雨、抗大汛、斗旱災,我們又穿越了一場接一場的考驗。
深夜轉移群眾的銅鑼聲,守堤巡堤人的行軍床,防汛救災中的“潮科技”,匯成齊心協力的強大力量。這種力量因挑戰(zhàn)而匯集,并在前行的路上相沿而熾。
湖北人民的2024年,是在快馬加鞭、蓄勢聚能中堅定地走過的,伴隨全程的,是心堅如鐵的意志力和行動力。
“奮斗”這個閃閃發(fā)光的詞語,讓無數人在晨昏交替的日子里,在一撇一捺、一點一滴的堅持中,勤勉刻苦、精益求精、開拓創(chuàng)新,共同托舉了全省經濟社會發(fā)展穩(wěn)中向好、進中提質的良好勢頭。在這樣的勢頭中,多少人因此實現了“自我精進”,多少人因此多了一份安穩(wěn)踏實,多少人因此增添了堅毅篤定。
湖北人民的2024年,是在“壯志歌”“凡人歌”“正氣歌”的動人旋律中唱完的,其中的每一個音符,都在傳遞專心一意的精神光彩。
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巡天問地點亮“東方慧眼”,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湖北運動員鄭欽文,為國出戰(zhàn)、拼盡全力,成為中國首位奧運網球單打冠軍;湖北造 “石頭版”五星紅旗閃耀月背;“白車俠”向險而行,“灰車俠”義無反顧,“遠安兄弟”還情報恩……太多的人用各自的方式在天地間書寫動人詩行,勾勒出光芒四射的精神天際線。
“心”與精神、意志相連,使人與天與地得以“三才”并稱,使平凡與不平凡依托于人的故事完成轉換,使大地人間永恒地釋放包羅熱烈、溫暖、堅韌、平靜、向上等斑斕色彩的奮發(fā)氣象。
2025年,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不會瞬間明朗,但全球南方加快崛起的大勢走向正不斷清晰;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計劃將實施神舟二十號、神舟二十一號、天舟九號3次飛行任務;提振消費專項行動,“人工智能+”行動,深化東、中、西、東北地區(qū)產業(yè)協作,重點領域、重點行業(yè)、城鄉(xiāng)基層和中小微企業(yè)就業(yè)支持計劃……順應大勢、洞察趨勢、把握態(tài)勢,我們的國家,就是以一顆開拓創(chuàng)新、為民造福之“心”,不斷“解鎖”任務,不斷完成挑戰(zhàn),英姿勃發(fā)刻寫下新的事業(yè)年輪。
2025年,新質生產力、科技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創(chuàng)新、深化改革與擴大開放、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繁榮發(fā)展……一個個“國家熱詞”,正待進一步激蕩出一股股“湖北熱潮”,一項項“國之大者”,在呼喚更多的“責之重者”以一顆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之“心”去堅定踐行。
2025年,無數為自己、為家庭打拼的人們,無數為工作、為生活心懷夢想的人們,會在一年的幸福清單上記下新的條目,越來越鼓的錢包、越來越好的面包、越來越輕的書包……一個個新的幸福增長點,需要靠個體、群體、整體以一顆堅忍不拔、勇往直前之“心”,去尋找,去打造。
回不去的是曾經,可以回頭看,但不能回頭走,這是不可違背的時間法則。
有點、線、面、體的結合、聚合、融合,才有從個體到集體、從地方到國家的生動“立體像”,這是永恒不變的空間法則。
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一群人的努力是乘法,一國人民的努力是辦法。把加法、乘法變成辦法,串一個更大的同心圓,去辦更多的大大小小事,這是堪為至寶的行動法則。
在人類的漫長歷史上,很多時候,“年輪感”不是震蕩感,而是平滑感,緩和中有波動,連綿中有更替。無論是什么樣的“年輪感”,我們要做的,就是安放好內心,把心心念念的希望“種”進時光的桑田,去護佑它生根發(fā)芽、向陽生長。
2024,你要走了,我們深情目送你。
2025,你要來了,我們熱情迎接你。
撰文:
湖北日報評論員 肖擎 艾丹
配音:談牧
編發(fā):黃偉
審核:唐曉煜
出品:湖北日報融媒體中心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終盤點|思想破冰引領新征程 ——奮力推進“兩山”實踐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建設系列報道之五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自啟動以來一直都是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領導下進行的。黨中央對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作出一系列決策和...
針對這一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導彈控制技術和航天工程管理專家欒恩杰提出了“三個保證”方針,旨在從根本上提升航天工程的...
圍繞建造中國空間站若干熱點問題,求是網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光學艙...
中國共產黨在掌握歷史主動中創(chuàng)造偉大成就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
咸寧網訊全媒體記者鄒蘭報道:3月24日,市委常委、崇陽縣委書記杭鶯主持召開縣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2021年第一次會議,縣委副書...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實事求是,從中國實際出發(fā),洞...
自覺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對標對表、及時校準偏差,不折不扣執(zhí)行黨中央作出的戰(zhàn)略決策,扎扎實實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抓...
咸寧網訊記者譚宏宇報道:1月30日,全市發(fā)展改革系統“崗位大練兵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培訓班開班,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
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創(chuàng)新報道理念和方式,加快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順應技術變革大勢,讓網絡...
咸寧網訊通訊員許玉祥報道:5月7日,白霓鎮(zhèn)黨委在崇陽縣鄉(xiāng)村振興學校(譚家村黨群服務中心),舉辦崇陽縣鄉(xiāng)村振興學校第一期培訓...